由于雾沫负荷大而加快了烟气流速,故液体流动就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状态:1、液体进入丝网,并将1~2吋深的流动液池收集到丝网底上。此液池与图1和图2中流到A点的低速烟气所积成液池相似。2、除A点外,起泡的液池随着烟气速度的增高而上升,并流进丝网除沫器。这时,液体占据了全部空隙,丝网内部全被浸没,压力降急剧上升,并有所循环。3、随着烟气速度的进一步加快,液池上升到网上表面,即B点,压力降循环更加厉害。液体不再从下面自由流出,而在丝网顶部积上了雾沫。
以空气穿过6吋厚的干丝网作基础,实验数据在雷诺数区域大于200时得出。如数值小于次数时,空气速度和在六吋厚丝网上的低压力降读数就不能精确地测量。因而,为了确定低雷诺数的范围,就得研究穿进丝网的压力降(水柱)。这些数据列在图5的左手部分。图中还列入了对干充填床实验数据。它们与画出的曲线完全相符。大多数观察数据点都与曲线1重合或挨近,为清晰起见,未画出。至于特殊数据点,则不落在曲线上,其最大偏差约为25%。图3的曲线2和曲线3表示采用相同设备来连续运转。这些曲线均根据关于931和421型丝网除沫器的研究画出,并指出了两种丝网的基本结构的重大区别。第一种型式的丝网由各个波形层组成,每层实际上是以巢形双层。421型则是这种典型的结构,它用曲线2表示。
另一种由曲线3表示,巢形双层被隔成单格网层,并交错弯曲(缠绕)。这样不仅增大了相同丝的表面的有效空隙,而且也改进了金属分布的均匀性,并减少了由于巢形双层结构而出现的一根丝覆盖另一根的现象,这样压力降则比相关式预算的稍高。这表明,丝的表面积更有效地接触了烟气流。从丝网除沫器的观点来讲,更重要的一点是,有效表面面积大就可改进丝数一定的丝网效率。931型就是这种专门的网结构。现在,其它几个效率较高的丝网都是以这种样式设计的。
丝网上的总压力降是干网上的压力降加上网内液滴负荷附加压力损失之和。雾沫对压力降的影响用图4和图5计算。虽然哪些曲线都是水柱曲线,较粘的液体以相同的气速,可引起较大的压力降。各曲线表示,在纵坐标上,增加的压力降数量,由公式4获得的,须加到从图3中计算的干压力降上。由于在一定的烟气和液流中,不管丝网最终厚度如何,雾沫渗进丝网的距离是有限的,故纵坐标与充填料高度无相关。这是一种不同的方法在文章中报导湿充填塔里压力降的情况,在那种湿充填塔里,液体向下流过全部填料深度与上升烟气充分对流。在后一种状态,液流的影响是作为一个校正系数,与计算好的总干压力降相乘。